前情提要:蘇州的周和妻子錢婚后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聽朋友和鄰居說,3歲的兒子看起來不像自己,周帶著兒子做了親子鑒定,結果顯示他的兒子不是自己的。周向法院起訴錢,要求離婚,支付20萬元精神撫慰費和30萬元,共50多萬元。
什么是欺詐性撫養(yǎng)?
北京律師咨詢網(wǎng)答所謂欺詐性撫養(yǎng),是指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和離婚后,婦女故意隱瞞子女不是男子出生的事實,導致男子誤以為子女為親生子女的行為。
一方不配合親子鑒定法院如何處理?
(一)法院推定否認雙方的親子關系。
根據(jù)最高法院關于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解釋(一)第三十九條,父母向人民法院起訴否認親子關系,提供必要證據(jù)證明,對方?jīng)]有相反證據(jù)拒絕做親子鑒定,人民法院可以否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
(二)法院推定確認雙方的親子關系。
父母和成年子女起訴確認親子關系,并提供必要證據(jù)證明對方?jīng)]有相反證據(jù)拒絕進行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
北京律師咨詢網(wǎng)提示:在司法實踐中,推定的適用應謹慎。只有當一方提出明確證據(jù)證明親子關系可能存在或不存在,另一方明確表示不同意鑒定時,才能適用。一方證據(j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適用推定。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周能提供必要的證據(jù),如血型,錢沒有相反的證據(jù),拒絕配合親子鑒定,人民法院可以確定孩子與周沒有親子關系。
?離婚損害賠償
法律依據(jù):《民法典》第一百零九十一條關于離婚損害賠償?shù)姆梢?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要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
(二)與他人同居;
(三)實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5)還有其他重大過錯。
顯然,錢隱瞞了兒子與周無親子關系的事實,使該男子實際履行了撫養(yǎng)義務,其行為構成欺詐性撫養(yǎng),符合其他重大過錯,周有權在起訴離婚時獲得離婚賠償。
人格權損害賠償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條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行為人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guī)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九百九十六條當事人違約,損害對方人格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選擇要求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影響受害人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在這種情況下,錢的行為侵犯了丈夫的人格權益,對男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傷害,應當依法賠償。
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條得利人沒有法律依據(jù)取得不當利益的,可以要求得利人返還所取得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根據(jù)法律關于不當?shù)美囊?guī)定,錢作為欺詐方,應將近年來支付的撫養(yǎng)費返還給被欺詐方周。
贈與撤銷權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行為人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基于重大誤解的民事法律行為。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周某將財產(chǎn)贈與其兒子,由于周某贈與的民事法律行為是基于重大誤解,周某有權撤銷贈與。
②文章觀點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并不完全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受益服務用戶之目的,如信息標記有誤,請聯(lián)系站長修正。
④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發(fā)布或轉(zhuǎn)載任何違法違規(guī)的相關信息,如發(fā)現(xiàn)本站上有涉嫌侵權/違規(guī)及任何不妥的內(nèi)容,請第一時間反饋。發(fā)送郵件到 319898138@qq.com,經(jīng)核實立即修正或刪除。